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清风 >> 廉政要闻

评论 | 制度执行彰显治理能力


【信息时间: 2019/10/29   阅读次数: 【打印】【关闭】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事必有法,然后可成。10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学习贯彻这一会议精神,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把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落实到底,就能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制度执行越有力,治理能力越有效,党的各项事业就越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就越明显。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本领,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治理能力。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科学决策、作风建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联系群众等方面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制度意识,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能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是破题之钥、治理之基,其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完善的制度,就要想方设法执行好、落实好。事实证明,狠抓制度落实,其治理效果就会呈现安定有序、生动活泼,快捷高效、全面进步的生动局面。如果制度成了“稻草人”,制度执行造成“破窗效应”,不重视制度执行,其治理能力必然低下,会出现各种跑冒滴漏、脱轨越界之事。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强化制度执行,一方面要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不打折扣、不加选择、不搞变通地落实到位,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编密扎紧制度的“笼子”,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桑林峰)


上一条: 一图了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丨深化国家监... 下一条: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②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
相关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2022-03-21]
   北京围绕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筑牢屏障遏制疫情传播蔓延[2022-03-21]
   广安观潮 | 努力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2022-03-21]
   深度关注丨负担减下来 干劲提上去[2022-03-17]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真理伟力[2022-03-17]
   在调研中深化学习 在总结中探求规律 用好四边工作法提升监督质效[2022-03-1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杨晓渡主持并讲话 杨晓超传达两会精神[2022-03-17]
   市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