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晓月学苑 >> 明伦讲堂

【微也足道】孔子认同"老有所养"吗?


【信息时间: 2015/7/27   阅读次数: 【打印】【关闭】

  “老有所养”一语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社会的样子,《孔子家语·礼运》也有类似表述。重视家庭和尊敬兄长的儒家学说必然认同“老有所养”的说法,具体到孔子身上,更不止于此。那么孔子是怎么看待“老有所养”的呢?《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游问何为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世人认为能侍奉、养活父母就是孝道了,但是犬马都能有人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意,又有何区别?可见仅仅是“老有所养”是不够的。

  而子夏问何为孝,孔子又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之色,指面对父母时的容色。《小戴记祭法》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就是说孝子对待父母时会因内心的爱敬而反映在容色上。而遇事有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显然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内心的尊敬,这才是最难的。

  可见,孔子强调对待老人,能养还只是最基本的层次,“老有所养”是不够的,能同时做到孝与敬才是孔子的期望。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上一条: 【微也足道】孔子认同"老有所养"吗? 下一条: 将忠诚写满人生——北京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