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清风 >> 廉政要闻

以案示纪 | 清明节,这些"前车之鉴"不能忘


【信息时间: 2019/4/3   阅读次数: 【打印】【关闭】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民众祭奠逝者表达哀思的日子,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以案示纪》系列提醒:清明节期间,党员干部决不能用公车、公款、公物参与私人祭扫活动,不能组织或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迷信活动或其它违规违纪行为。

  【典型案例1】2018年4月5日清明节,某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某擅自启封已封存的公车,驾车回其原籍灵石县扫墓,并报销相关费用。2019年1月,高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典型案例2】2016年清明节期间,某单位办公室主任李某用单位公务油卡给自己的私车加油,共计花费公款450元。李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退赔相关费用。

  【典型案例3】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某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某违反政治纪律,组织、参与丧葬行业做道场、看阴地等封建迷信活动,且在该镇纪委对其立案审查期间不收手、不收敛,在当地社会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杨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典型案例4】2016年清明节期间,某单位领导陈某要求私营企业主陪同其前往景区旅游,并由企业主支付应由其个人承担的旅游费用共计2000元。2017年4月,陈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重庆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上一条: 以案示纪 | 清明节,这些"前车之鉴"不能忘 下一条: 让德才始终走在权和位前面
相关链接
   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 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2022-02-10]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长期坚持“六个必须”[2022-01-24]
   传承优良作风 奋进复兴征程——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纪实[2022-01-13]
   节前密集通报"四风"问题 敲响廉洁过节警钟[2021-12-31]
   年中特稿 | 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12-3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2021-12-28]
   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2021-12-27]
   中办国办: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严防“节日腐败”[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