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崇廉尚德 >> 史海廉潮

寻乌调查


【信息时间: 2016/12/28   阅读次数: 【打印】【关闭】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得到壮大的时刻,毛泽东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隐忧,他说:“斗争的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了,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在山上。”当时党内有些同志存在“本本主义”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存在许多错误认知,这样就影响了对革命形势的估计,为此毛泽东决定下大力做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

 

1930年5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部攻克赣州的寻乌县城后,决定在这个三省交界处开展社会调查。毛泽东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表,要求战士们对寻乌群众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几天后,毛泽东在会上问战士们调查得怎么样了,他就调查的方法与大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毛泽东认为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观花”可以迅速了解事物的概况,但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下马看花”虽然耗时多些,但能看到事物的内部,发现问题的本质。扎实的社会调查是不能用“大概”来敷衍的,要靠事实说话,靠数字说话。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毛泽东带领士兵们投身到了“下马观花”的调查中。毛泽东一边召集本地干部、农民、商人等各界人士密集开展调查会,一边抽空进行实地访察,深入田间地头,在与群众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收获了调查笔记几十万字,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实际依据,弄清了城市商业状况,证明当时制定的在城市中“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也明确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为深化“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

 

1931年2月,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间隙,毛泽东在宁都小布整理出了近十万字的《寻乌调查》,几个月后又写作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理念从此家喻户晓。七十多年前的寻乌调查可以说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方法的卓越范本,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作者:李建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寻乌调查 下一条: 驴车尚书
相关链接
   年中看进展 记者调研行 | 广西百色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2021-08-18]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2021-08-17]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2021-08-17]
   【上级巡视巡察】北京市委第八巡视组向丰台区反馈巡视情况[2021-05-13]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两个维护”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2021-08-12]
   深度关注丨斩断黑色利益链[2021-08-11]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我国奥运健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1-08-10]
   全国上半年处分乡科级干部3.8万人,一般干部4.4万人 亮剑群众身边微腐败[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