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一些歪理邪说甚嚣尘上,一些不正之风“树倒根存”,一些贪腐分子不收手、不收敛。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持什么态度、有怎样行动,考验共产党人的党性如何。
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步调一致,都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不规矩的行为发生。有问题并不可怕,勇于面对、切实解决就是了。真正严重的地方在于,有那么一些党员“明哲保身”,该发声时不发声、该表态时不表态、该斗争时不斗争。
鲁迅先生曾将隔岸观火这类人定义为“看客”,讽刺他们对坏事情的不作为和默许纵容。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要么抱着“看客”心态,静观事变,任由发展;要么抱着“鸵鸟”心态,怕担当责任;还有的甚至抱着“羡慕”心态。
“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这是西方作家易卜生的一句名言。中国作家梁晓声也认为:“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看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主人。社会好的话,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社会不好的话,也有我们的一份责任。”人生活在社会中,犹如树生长在森林里。如果自己周围的树木都能健康生长,它自己也能拔地参天;如果周围的树染上了病,可能有一天,病毒会污染整片森林。
当“绅士”还是当“战士”,对党员来说是一道必选题,也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平时期,尽管转换了战场,但“战士”本色不能丢。对党员来说,在正风肃纪中,放弃监督就等于纵容,选择沉默就等于包庇。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被称为“燃灯者”的邹碧华,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立足岗位,点亮光明,用绵绵不绝的正能量推动事业“一点一点往前拱”,激励和感染着他接触的每一个人。当“战士”,要求广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拒绝任何观望或是态度暧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各种不正之风面前敢于亮剑,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随波逐流、沆瀣一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当我们像战士一样去捍卫正义时,正义就会如约而至;当我们像战士一样去驱散黑暗时,黑暗就会如风而去。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阵地上,只要行动起来,你就是“战士”。
|